为切实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建设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更好地适应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院自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任务
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当,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职业技能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培养为主,引进为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专业课教师为重点,专业基础课教师为补充;专兼职结合。
三、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条件
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职称和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常规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应具备的以下能力:
1、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
3、管理能力:熟悉企业或行业的管理规定,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和参加基本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4、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教师在申请认定双师素质教师之日的前两年内,除承担理论教学外,每年还承担本科学生的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教学,教学质量评价在合格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校助教(或以上)职称,且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
1、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有在行业或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半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国际、国内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2、在申请认定之日的前五年内主持(或主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工程应用项目、开发研究项目两项,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3、具有相应行业、职业中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
4、连续两年带领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的主带教师。
四、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措施
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对专业教师进行考试(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规划,有序地分期、分批地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素质培养。
(一)校外培训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各系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到行业或企业一线交流学习、企业顶岗实训,逐步使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都有在行业或企业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的经历,以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选派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到省内外985或211院校进修,或者利用寒暑假到全国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
(二)院校合作、校企合作
一是选派教师去合作院校、企业实习,提高技能教学能力,以促进“双师”素质的培养、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二是聘请合作院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课或合作项目,带动院内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及教师培训。
(三)国家执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
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执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四)校内培训
充分发挥“校内”培养的作用。加强各专业教学研究活动,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传帮带;建立校内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
(五)积极引进
注重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级工程师及参与过企业项目研发的博士毕业生。这不仅是一种补充“双师素质”师资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利于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五、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管理
1、各系要重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要在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时,注意教师群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的整体优化。在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引进力度,通过各种努力,建设一支符合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办学宗旨要求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2、学院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教师进修经费,用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3、各系要为教师申请双师素质教师资格创造条件,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工程应用项目、开发研究项目、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并考取高级技术(技能)等级证书。
4、各系要积极与企业、行业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双师素质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行业专家或生产第一线技术能手来学院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教学效果优秀者给予奖励。
八、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