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中文官方网
人才培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课程建设规划

来源: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发布日期:2006-01-03    浏览次数: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建设规划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数学和计算机两个学科,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五个专业,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培养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经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后,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课程建设作出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建设任务和目标

1、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校从2003年开始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专项资助,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已申报了7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算法与数据结构为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为省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线性代数与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导论为校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精品课程建设有成效,该精品课程的建设以达到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争取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的建设基本上能按照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的目标建设,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也做了许多工作:1)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2)编写、出版教材;3)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展的也比较有成效,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了承前启后的工作。但是课程建设发展不平行,其他几门精品课程建设只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课程建设还不能满足精品课程要求,没有起示范性课程的作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不足即精力和经费投入不足和学院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不到位。

2、课程建设的目标

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方法、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信息安全、分布式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组网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网格计算、分布计算原理、数学分析、复变函数、数值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模糊数学、数学模型、离散数学、寿险精算和公共基础课数学实验课(含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拟用5年的时间,使学院的专业必修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30门以上课程达到优质课程标准,并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争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8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8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以上。

三、各类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合格课程建设

合格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达到合格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重视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尤其要重视新上专业的课程建设,尽早使其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合格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有:

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主讲教师所学专业应与申报课程相符合或经过1学期以上(含1学期)的该专业方向进修学习,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形成了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

2.注重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进行2轮以上(含2轮)教学过程整合,能够吸收一定量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选用教材符合要求。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鼓励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5.教学文件齐备。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二)优质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使达到合格课程标准的课程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为此,优质课程要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思想要在课程建设中有所体现。

2.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课程由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主讲;形成了结构较合理、人员较稳定的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进行3轮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的整合;注重教学改革研究,有校级以上(含校级)教改立项;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有特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明显的作用;鼓励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初步建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5.注重考试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

6.选用国家级优质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7.教学文件齐备(包含的内容同合格课),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三)精品课程建设

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文件精神,提升学院课程建设水平,带动其他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要对现有的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两门省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认真检查、总结,以他们的经验指导新立项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要以优质课程为起点,按照以下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工作:

1.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要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并经过主讲教师进行3个轮次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整合,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5.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

6.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和试题库或试卷库、主讲教师教学录像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能够进行远程教学的要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7.不断深化考试改革。建立有效、可信的考试机制,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鼓励探索和尝试网上考核。

8.注重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9.课程要连续开设3年以上,具有与其相配套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另外,精品课程建设涉及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报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精品课程”称号期间,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学校。精品课程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强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它涉及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学管理等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诸多方面,是一项整体性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院级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学院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院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新上专业合格课程的验收、优质课程的评选和向学校推荐精品课程,对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等工作;各研究所、教研室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开展合格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工作。从而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将重点引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主讲教师;鼓励并继续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在职教师进行短期进修和申请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学院教学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巩固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在教师中开办现代教育技术高级培训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在增加兼职教师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聘教师的质量,努力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学院任教。

(三)强化教改立项研究内容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

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源泉。为使课程建设内容不断更新,学校将在继续保证教改专项研究经费投入,加强对原有教改立项项目管理,强化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以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为内容(含实践教学)的研究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学院决定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3万元,专门用于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的建设。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为此,学校将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合格课程的鉴定验收和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评选,并对通过鉴定的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尤其是要对上网内容进行不断升级和更新;对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后续建设工作不力、水平明显下降的课程,将取消其相应的精品课程称号,停拨后续建设经费。被取消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两年内可以申请一次复查,复查合格的课程可以恢复其原有的精品课程称号。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学院将把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奖励范畴,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

1.对评选出的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分别授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优质课程”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精品课程”称号,提供一定数额的前期建设补助和后续建设经费,并从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2.把课程建设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职务晋升以及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量化时将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与校级教改立项同等对待。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5.11.20

上一篇
下一篇